首页 » 宠物医疗 » 正文

鲍鱼是真的鱼吗(鲍鱼是真的鱼吗?正确答案真的,假的)

宠物网 2024年04月12日 宠物医疗 278 views 0

扫一扫用手机浏览

  也说鲍鱼

  

  偶读王世襄先生的《鲍鱼》,一下子牵动了我关于鲍鱼的遐思,想起了春天的时候,陪同北京的客人去聚乐村吃聚八珍、品尝鲍鱼的情景。

  前段时间,我参与接待首师大心理学教授蔺桂瑞女士和她的先生,他们都是年届七十岁的老人,看点什么好?吃点什么好呢?还是去博山转转,看看西冶工坊,吃一吃聚乐村,毕竟是琉璃之乡和鲁菜发源地。路上,谈起鲁菜,引起诸位不小的议论,大体是从北京到上海,到处看到的是川菜、粤菜,就是没有鲁菜,不知为什么?我以为,粤菜以讲究食材本味和清鲜见珍,鲁菜则继承了干货发制的秘诀,又以吊汤相辅助,还原了山珍海味的馥郁味道,更能见诸文化内涵,又是鲜鲍美味绝不可比。至于川菜,简直是一种廉价而短暂的美食猎艳。在一个地道美食家眼里,所有的川菜都是暴殄天物。真正的美食家,还是要迷醉于鲁菜之中,因为鲁菜是所有菜系的始祖,唯一的原创菜系,有了鲁菜,才有了其它各个菜系。鲁菜的爆、扒、烤、氽,除了爆以外,几乎被粤菜全盘移植,以致于有“食在广州”之说。一路上,我基本上完整地跟两位教授讲解了鲁菜的吊汤,讲解吊汤,是为午餐时品尝聚乐村的海八珍,也就是“佛跳墙”做个准备。

  

聚八珍/博山聚乐村经典菜品

  参观西冶工坊用时一个半小时,旁观两位客人的感受,可以用惊艳二字来形容。他们久居北京,知道北京料器,却不知道博山琉璃与北京料器一脉相承,而且博山仍旧是中国琉璃的集散地。

  随后,我们来到聚乐村。村主王鹏先生向客人介绍了四四席规制,点心、干果、鲜果、四平盘上齐了已是满满一桌,最惹眼的那道菜,也是我最为垂涎的聚八珍上桌了。这是头道汤菜,分盛于青绿鲁花釉做成的汤盬里,每人面前一份。揭开汤盬盖,一股浓香随着屡屡氤氲上升的热气弥漫开来,满满一汤盬内容静卧在清浅澄透的高汤之下,最显见的一只刺参,一只鲍鱼,还有鱼翅、瑶柱、鱼脆、鱼肚、裙边不等,合计八样。我提议大家先用调羹来一点汤。于是大家一起动手抄家伙。只是轻轻一抿,两位客人就说,这回知道啥叫鲁菜了,原来鲁菜是贵族菜呀!可不是街道上随便炒个鸡蛋、炒个肉片什么的。不错,我相信他们的话是真的。小小一个汤盬,融汇了天地精华、人间至味,发制,炮制,蒸制,全套工夫下来,岂止是五六个小时了得。无肉又有肉,无鸭又有鸭,无鸡又有鸡,又复合了海鲜的味道,叫人欲罢不能。

  

  

  

  我最惦记的还是那只鲍鱼,此时它已经历了泡发、水煮、入味、锅蒸数道工序,正以滑嫩而不腻、爽脆而耐嚼、无味而馥香,与我的味蕾倾情遭遇。请允许我在客人稍不注意的瞬间陶醉地微眯一眯眼睛,不要让屋内的桌案,墙上的字画,架上的骨董,几上的花草,干扰了我的味觉神经,我要在入定的一刹那,去领略“老饕”苏轼的《鳆鱼行》:

  

  鳆鱼行苏轼

君不闻蓬莱阁下驼棋岛,

八月边风备胡獠。

舶船跋浪鼋鼍震,

长鑱铲处崖谷倒。

苏轼眼中的蓬莱渔民这样采拾鲍鱼。

膳夫善治荐华堂,

坐令雕俎生辉光。

肉芝石耳不足数,

醋芼鱼皮真倚墙。

  有了鲍鱼这样的绝好食材,连菜板、菜墩也顿时生光。别的好吃的东西还算什么?

辽东太守远自献,

临淄掾(yuan,官署属员的通称)吏谁为材。

吾生东归收一斛,

苞苴未肯钻华屋。

分送羹材作眼明,

却取细书防老读。

  辽东太守想方设法来敬献鲍鱼,而临淄的衙役们却对鲍鱼不怎么稀罕。于是我从齐鲁故地买了一筐,即使这样我也不愿意去巴结权贵,还是分给好友做汤羹,保养视力好读书吧!苏轼公元1085年就任登州知府,旋任礼部尚书,《鳆鱼诗》所述,当是此时心境。

  有了苏轼这一捧场,自此“无鲍不成席”自是情理之中的事了。

  

  近年来,鲍鱼已不再是珍惜贵重之物,活的鲍鱼,从几十块一只直落到几块钱一只,馋了的时候去海鲜市场挖一勺子回来,离壳洗净,鱼腹上打上井字花刀,滴上几滴橄榄油、味达美,捏上几撮蒜末,上烤箱一烤,蛮解馋的。我曾经因垂涎鲍鱼而自责,后来知道这种垂涎从四千年前就有了。山东半岛的贝丘遗址发现的鲍鱼贝壳,说明先民早就以鲍鱼为食。除了苏轼以外,王莽也是鲍鱼的铁粉,西汉末年,王莽内外交困,“忧懑不能食,禀饮酒,啖鳆鱼。”(见《汉书?王莽》)曹植、曹丕都喜欢吃鲍鱼,是从曹操那里传承下来的。曹植说,“先主喜食鳆鱼,前已表徐州送鳆鱼。”(曹植《求祭先生表》)

鲍鱼是真的鱼吗(鲍鱼是真的鱼吗?正确答案真的,假的)

  

  离开聚乐村,一路话语离不开美食,直到蒲松龄故居,才更换主题。参观完毕,主客行走在蒲家庄不宽的街心甬道上,蔺教授问起我在哪所大学读的书,我一阵汗颜,赶紧回复道,读的是中文电大。七七年高中毕业第一回高考,不知高考为何物,头顶蘑菇云进了考场,硬把记叙文写成散文,还颇得意,结果孙山在后,我名落孙山。

  蔺教授说,这样好啊!蒲松龄屡试不第,成就了短篇小说之王,你把记叙文写成散文,成就了一个散文家!心理学教授就是心理学教授,随时随地化解他人的尴尬。顿时让我有了觉察,我硬硬地把鲁菜、把鲍鱼踹给两位教授,不知道他们二位是何种感受?

  

刘培国先生最新散文集

  《连浆》发行仪式将于近日

在博山举办 敬请期待!

请移步微店抢购

可获签名!

  版权声明

  版权声明

  本文为刘培国先生原创文字

  若需转载请联系此公众号

  未经授权转载者,将追究其相应法律责任

  读者转发时切勿删除版权信息

赞(0

发表评论